“不忘初心,竭盡全力救死扶傷;超越自我,攻堅克難扎根高原。”這是重慶市第二批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人民醫院ICU(重癥加強護理病房)護士長黃永紅進藏之初的“援藏心語”,也是她不變的追求。
輸血挽救病患生命
2016年10月26日,昌都市人民醫院內一科收治了一例患嚴重貧血和貧血性心臟病的患者西拉巴珍。她病情危重,急需繼續輸血治療,可是血庫血源不足,如果向重慶方面申請血源需要好幾天時間,情況危急。
“我是B型血,我來!”黃永紅邊說邊擼起了袖子。
“你能行嗎?這畢竟是在高原,會對身體造成什么影響誰也說不清楚。”同事們擔心地說。
“救人是第一位的!”黃永紅堅定地回答。
得知是一位素不相識的重慶援藏護士長主動無償獻血給自己,西拉巴珍蒼白的臉上泛起了感動的笑容。
因為工作緊張,黃永紅獻血后沒有休息,就立即投入到臨床工作中去了。
“作為醫務人員,我們的天職是治病救人。在病人急需輸血的危急關頭,我能出一份力挽救她的生命,感到很光榮。”黃永紅說。
培養一支帶不走的護士隊
與普通病房不同,ICU為24小時無陪護病房。進入這里的病人,大多處于半昏迷、昏迷狀態,家屬不能陪在身邊。患者的住院時間短則三五天,長則一兩個月。護士們不僅要時刻關注病人病情的發展變化,還要照顧病人的吃喝拉撒。
昌都市人民醫院ICU成立時間較短,一切都得從零開始。面對ICU的現有條件和存在問題,黃永紅一心撲在科室建設上,力求打造一支專業、高效、優質的護理團隊。
援藏一年多來,黃永紅幫助受援科室健全制度9項,指導特級護理2255人次,負責處理、核查醫囑1309人次,開展護理查房13次、護理小查房65次,主持科室質控會16次,開展科室質量檢查190余次,檢查各項護理文書1900余份……
2017年5月,黃永紅帶領科室制定了“重癥醫學科護士考核細則”和“重癥醫學科護理質控方案”并組織落實。“用制度管人”“讓數據說話”,科室護理管理逐漸從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轉化。
漸漸地,護士們學會了規范書寫危重患者護理記錄、學會了使用預防壓瘡的水膠體敷貼、學會了制作不良事件根因分析PPT……患者滿意度也明顯提高。
站好最后一班崗
“我舍不得昌都市人民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他們都很有責任心,相比于我傳授的護理知識,我覺得他們教會我的更多。”黃永紅說。
歲末年初,重慶市第二批組團式援藏醫療人才要交接完手頭所有的工作,返回重慶。黃永紅也可以回家見見一年多沒有見過面的女兒,同家人好好過一個團圓年。
昌都市人民醫院正在創建“三甲”醫院,面對醫院護理人員基礎差、底子薄,對創建條款理解不充分等現狀,黃永紅加班加點地帶領大家對照《西藏自治區醫院評價標準細則》,做好各項資料準備和日常工作,編寫了《重癥醫學科護理應知應會》。
昌都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被這位同行的敬業精神所折服。“認真負責,細致嚴謹。”說起黃永紅,護士長楊慧敏真誠地說,“黃永紅老師雖然離開這里了,但她說,以后ICU有任何事,都可以給她打電話、發信息。她會一直幫我們解決技術上的難題,也會把好的護理經驗及時傳遞給我們。”
“這一年半的時間,已經融入了我的生命,將成為我美好的回憶。”黃永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