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爾族 女子服飾
主要分布于新疆伊寧、塔城、烏魯木齊等地,人口4873人(1990年)
塔塔爾族史稱“達怛”、“韃靼”、“達達”,系不同譯名。始見于唐代突厥文《闕特勤碑》中,9世紀中漢文文獻的“達怛”是最早譯名。其先民與韃靼有淵源關系。在中國史籍中“塔塔兒”為“韃靼”別稱之一。蒙古興起后,韃靼部為其所并。15世紀中葉,欽察汗國境內的韃靼人脫離欽察汗國獨立,自建喀山汗國,位于伏爾加河中游。1552年被俄羅斯征服。喀山汗國建立之前,其境內的韃靼人、突厥化了的蒙古人同欽察人、保加爾人長期相處,混合發展而成民族,成為該汗國的主要居民。19世紀初起,該族部分人從伏爾加河中游陸續遷入我國新疆,在與當地人民共同勞動和斗爭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特點,成為我國的一個民族。
塔塔爾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由于長期與維吾爾、哈薩克族共處,現已通用維吾爾語文和哈薩克語文。
解放前,新疆的塔塔爾族以經營商業和手工業為主。他們有的在中國和俄國之間販運,有的在中國設商店或到農村做生意,有的在俄國商人開設的洋行里做店員、工人或者為老板在牧區放牧牲畜,當牧工。塔塔爾族也有少數人從事牧業和農業。在阿勒泰的農業戶還掌握了新的農業技術,采用了資本主義經營方式,雇傭農業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