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走進8月的迪慶香格里拉,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邂逅一方綠水青山,處處綠韻依依,濃蔭蔽日,猶如一幅水墨丹青,顏值與氣質和諧共振、并駕齊飛。
如今,這塊滿眼皆綠的人間凈土,正朝著“生態美、環境美、山水美、城市美、鄉村美”的目標邁進。
“環境就是資源,生態就是名片。”為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大戰略思想,以及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的“把云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的決策部署,迪慶藏族自治州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思想認識,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了全州長期堅持的一項重大戰略,推動美麗迪慶綠色發展。
立生態 守住綠水青山
“對于生態建設來說,不僅要種樹植綠,更要愛樹護綠,認真落實好養護管理責任。”迪慶州林業局負責人的體悟,是該州為我省“努力成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建設中國最美麗省份”添磚加瓦,進一步強化全社會的綠色意識,堅持不懈開展義務植樹造林,年復一年改善生態環境,代代相傳建設秀美家園,攜手共創優美環境的一個縮影。
每年三四月間,迪慶冰雪漸融,草木漸綠。從金沙江、瀾滄江畔到高山草甸、雪山峽谷,隨處都能見到干部群眾揮鍬挖坑、放苗回填、踩土定植、澆水灌溉,積極投身義務植樹造林活動的身影。香格里拉市建塘鎮諾西村村民扎西定主說:“我們要以實際行動做生態文明的傳播者和綠化家園的踐行者,帶動更多的人投身到建設美麗香格里拉的活動中來。”
正如迪慶州副州長蔡武成在今年4月香格里拉市城區全民義務植樹啟動儀式上所言:“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綠色生態系統的主體,更是創建園林城市和生態文明示范區的重要載體。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貫徹落實中央‘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根本要求,是創建‘森林迪慶’和推進生態保護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和推進生態旅游的必然選擇,也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孫后代的德政工程。”
原財政收入80%主要靠天然林采伐的迪慶州,從1998年9月至今,累計少砍木材480萬立方米,2848萬畝天然林資源得到有效管護;迪慶州通過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態恢復措施,森林覆蓋率由天然林保護工程實施前的65.4%,增加到現在的75.03%,實現了森林面積和蓄積量的雙增長……一組組數據,激動人心。
這一切變化,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迪慶歷屆州委、州政府把構筑金沙江、瀾滄江等重要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作為一項歷史責任來擔當,在“生態立州”的旗幟下,帶領全州40余萬各族群眾,竭力夯實綠色本底,加快生態建設的結果。
去年,迪慶州委八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建成全國藏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實施意見》。全會強調,生態是迪慶立州之本、發展之基和民生所系,沒有良好的生態,就沒有迪慶的未來。全會還要求全州各級黨組織及全體黨員干部要不辱使命,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切實把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效作為衡量踐行“四個意識”的一把尺子,全面肩負起把迪慶建成全國藏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光榮職責和神圣使命。
該州突出青山、綠水、土壤和大氣等生態環境的源頭管控,認真組織實施了“藍天行動”“青山行動”“綠水行動”和“凈土行動”等生態環保系列措施,像保護眼睛、對待生命一樣筑牢雪域高原生態環境基礎,全面推進全國藏區生態文明排頭兵建設。各級各部門凝聚綠色共識,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認真履職擔當,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步伐。
為讓雪域高原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迪慶州緊緊圍繞“建設全國藏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戰略定位和“暖入戶、樹進城”工作,積極開展城鎮面山及沿江、沿河、沿溝、沿渠、沿庫、沿湖宜林地塊綠化和推進鄉村、校園、鄉鎮所在地街道等的綠化工作,并實施最嚴格的檢查考核制度,確保栽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綠一片,讓每個人的綠色意識、綠色理念在植樹、管樹、養樹的行為中得到持續提升,使生態文明理念如同無數顆綠色的種子,在迪慶雪域高原上播撒。
重環保 留住藍天白云
為切實推進綠色環境提升行動,著力打造康體休閑度假區和綠色企業集聚區,不讓金沙江水受到污染,迪慶香格里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環保先行”的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切實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先后投資建設了松園生物片區企業污水處理廠和中心片區生活污水處理廠,有效提升了園區企業污水處理能力。
開發區管委會還明確了境內各機關、學校、園區企業和社會團體“清河行動”保護責任,劃定責任區域,定期開展河道清理和周邊區域“門前三包”整治行動。
為做到警鐘長鳴,開發區管委會還投入1.8萬元資金,在金沙江沿岸和龍洞河沿線設置了6個河長公示牌、12個警示牌。通過在全區范圍內嚴格整治江河流域亂占亂建、亂圍亂堵、亂采亂挖、亂倒亂排、亂捕濫撈等行為,不斷加強水資源管理,有效提高了全區干部群眾對江河流域的環境整潔管護意識,逐步實現了開發區河暢、水清、岸綠、景美。
為壓實各級各部門環保責任,該州出臺了《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和《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將環境保護工作責任分解壓實到各級各部門。州委、州政府督查室和州環保督察辦對貫徹落實中央、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工作情況進行了多次專項督查。與此同時,該州還組建了州委、州政府專項督查組,對州委八屆三次、四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情況及中央、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專項督查,進一步嚴格責任追究。
據統計,去年以來,該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辦理環保問題線索14件,通報批評兩人,責令作出書面檢查的行政問責2人,談話誡勉1人;責令作出書面檢查的單位1個,約談黨政領導干部5人次,提醒談話41人次,發出《監察建議書》3份。
為從源頭上守住生態底線,空間上守住生態保護紅線,行業上守住排放總量,項目上守住環境準入標準,該州按照“依法合規、規范管理、責權統一、提高效率”總體要求,以環評審批改革為契機,嚴格程序,全面優化審批事項辦理時限和減少審批手續環節。對于滿足環保準入條件的重點工程、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等項目,一律開設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做到既為綠色發展擴增量,又為生態文明建設負面清單減存量。
該州緊緊圍繞重點推進的4條二級公路進行全過程服務,完成州級古城提質擴容改造、供暖設施建設、醫院建設等一批城市基礎設施、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及其他重點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去年,該州州級審批項目19個,環評制度執行率達100%,開展竣工環保驗收項目10個,完成6個項目在環境影響登記表備案系統網上備案工作,出具省環保廳審批項目審查意見兩份,環境影響評價執行標準確認函1份。今年上半年,該州還舉辦了2018年度全州環境影響評價及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制度改革培訓,進一步扭轉了重審批輕管理、重事前評價輕事后規范的局面。
蔡武成說:“我們將立足‘把云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這個新時代命題,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以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和‘八個標志性戰役’為抓手,按照‘最高標準、最嚴制度、最硬執法、最實舉措、最佳環境’的要求,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靚家園 盡享幸福生活
“以凈為底,以美為形”是迪慶香格里拉城鄉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一片片花海燦若云霞,一座座青山宛若綠毯,一棟棟獨具民族風格的民居掩映在樹林中,一個個生態庭院如詩如畫……
曾經,臟、亂、差、窮是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部分農村無奈的“容顏”;發展慢、無錢賺是當地農民無法抹去的標簽。
如今,干凈平坦的道路、整齊別致的農家小院、豐富的業余生活、宜居宜游的產業、如詩如畫的美景……塔城鎮農民盡享幸福生活,也成為眾多城市人向往的地方。
走進塔城鎮啟別村,一個個干凈整潔、環境優美,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村莊,以各具特色的姿態展現在游客面前。“與原有圖片對比,啟別村的變化讓我眼前一亮,農村很美麗,人居環境很好,一個個村莊就像公園一樣,老百姓的生活很幸福。”上海游客王定昌說,塔城鎮農村的人居環境很好,垃圾的收集清運、污水處理和環境的打造也做得很不錯,讓農村的生活像城市一樣。
為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努力補齊短板,該州將生態文明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逐年加大投入力度,強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據了解,該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補助資金,從2016年的4.1億余元增加到去年的5.4億余元。去年以來,該州還落實了生態文明建設項目資金和工作經費4.87億余元,進一步夯實了全州生態環保工作基礎。
在深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該州強化農村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加快農村危舊房改造,支持農村環境集中連片整治,實施了以“改路、改房、改水、改圈、改廁、改灶”,治理“臟、亂、差”等為主要內容的村容村貌整治工程,因地制宜采用科學合理技術處理生活污水、垃圾,發展鄉村生態旅游業和農家樂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截至目前,全州已完成45個行政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為全面開展生態文明系列創建工作,該州目前已累計創建州級生態文明村123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16個,維西縣省級生態文明縣的申報工作也正在加快推進。今年以來,該州全面推進了香格里拉、德欽兩縣(市)及所轄鄉鎮、村的創建和申報工作。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創建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開展。
從“臟亂差”到“潔凈美”的蛻變,是一個艱難的過程。暴風驟雨的整治后,需要和風細雨般的常態化治理,用制度建設托起“美麗迪慶”。該州把認識成果、實踐成果固化為制度,對違反制度規定踩“紅線”、越“底線”、闖“雷區”的行為,發現一起,嚴查一起,堅決杜絕“破窗效應”和反彈回落。
滔滔江河、莽莽青山、晶瑩湖泊、翠綠草甸和深山大峽谷等地理奇觀,構成了迪慶驚世絕俗的自然景觀魅力;迪慶人對自然的珍愛,呈現給世人的不僅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品質,而且還孕育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經濟內涵;即使在工業化浪潮席卷之下的今天,迪慶州通過全面落實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草原生態獎補政策,實施“七彩云南香格里拉保護行動”“環保世紀行活動”等工程,使城鄉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資料來源:云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