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報訊 7月30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旅發委的統籌下,來賓市的忻城、合山,南寧市的上林、馬山,河池市的宜州、都安、大化共7個縣(市、區)旅游主管部門負責人聚首忻城,就籌建2018年“廣西桂中山歌文化旅聯體”工作進行磋商。各方就此次“抱團”發展建言獻策、暢所欲言,并最終達成共識,共同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旅游產品要各具特色,形成互補,避免同質化。”“希望各市政府牽頭推動,各縣把旅游企業吸引進來。”“要打造成‘桂中山歌’形象化的代名詞,讓游客想到桂中山歌就想到‘旅聯體’。”……磋商會上,各縣(市、區)旅游主管部門負責人各抒己見,對創建桂中山歌文化旅聯體都充滿期待。
山歌文化是廣西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廣西的一張旅游名片。在廣西中部地區,唱山歌的習俗由來已久且廣泛流傳,電影《劉三姐》更是讓劉三姐家喻戶曉。會議在磋商中形成共識,認為在以忻城、宜州為中心的廣西中部一帶建立山歌文化旅聯體,對提升區域旅游整體形象、形成新的旅游精品路線,具有深遠意義。
“這幾年來,隨著忻城縣旅游業發展,我們越來越感覺到發展旅游如果仍持‘單打獨斗’‘一家獨大’的陳舊觀念,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大眾旅游’時代要求。”忻城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藍昭平說。為此,該縣按照自治區旅發委的部署要求,發起倡議,決定與周邊幾大山歌文化特色縣(市、區)“抱團”,組建桂中山歌文化旅游聯合體。
這7個縣(市、區)自然資源、山歌文化相似,旅游資源既有關聯,又具有差異性和互補性,同處一個交通圈,是一個具備優越合作條件的區域。來賓市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容博說:“既然是旅聯體,將來就要各自打造特色,區分不同的功能定位,形成互補,去同質化。”“我們真誠期待旅聯體的構建。線路形成閉環,景點相互推介,這對游客量的增長大有好處。”忻城薰衣草莊園負責人廖江歷對旅聯體的建立充滿期待。
“旅聯體的構建將以縣(市、區)來牽頭,可召集相關部門和企業,多到廣西現有旅聯體走走看看、參考學習,實現‘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發揮好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廣西壯族自治區旅發委相關負責人蘇尉東表示,自治區旅發委將發揮綜合協調的作用,促進廣西桂中山歌文化旅聯體的構建。
資料來源:中國民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