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日韩免费视频,av青青草原,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九九综合在线,国内一级片在线观看,东伊人一本东热

您的位置:  首頁 > 民族醫藥 > 蒙醫 > 基礎知識  > 詳細頁面

蒙藥

來源: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編輯整理:曉默 發布時間:2017年11月08日 瀏覽量:

  蒙藥是在蒙古少數民族傳統醫藥學基礎上,汲取了藏、漢等民族以及古印度醫藥學理論的精華而形成的具有蒙古族獨立的醫藥體系,在中國民族藥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在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新疆、青海等省區的蒙古族自治州(旗)地區均沿襲使用著蒙藥。蒙醫藥學是以“三根”:赫依(指各種生理功能的動力)、希拉(火熱之意)、巴達干(指體內的一種粘液狀物質,具有寒性的特征)學說為主要理論基礎,同時還包括陰陽五行、五元學說、七素及六基癥學說。蒙醫藥與中醫藥相類似,但更接近于藏醫藏藥,看病采用望、聞、問、切四診法,與藏醫一樣是用雙手切脈。

  歷史上,蒙古族涌現出許多優秀的蒙醫藥學家和著名的蒙古族藥典籍,其中較有影響的有18世紀的松巴·堪布—伊舍巴拉吉爾的《西勒嘎日·莫隆》(《識藥晶鑒》)是蒙藥的奠基篇,收載蒙藥390種。同時代的察哈爾鑲白旗的洛布桑·索勒日哈木著有《曼奧.西吉德》(《藥物識別》),全書分為四部分,共收集藥物678種。19世紀初,內蒙古哲里木盟奈曼旗的占布拉通爾吉用藏文編著了《李斯爾·米格金》(《本草圖鑒》),收載蒙藥879種,成為今天學習和研究蒙藥的主要經典。目前內蒙古自治區已初步編寫完成《蒙醫病證診斷與療效標準》、《蒙藥制劑規范》、《蒙藥材炮制規范》、《蒙藥標準》, 其中《蒙藥標準》收載了內蒙古自治區蒙藥藥材和蒙藥成藥制劑522種。

參考資料:《民族藥》,中國經濟出版社2013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