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日韩免费视频,av青青草原,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九九综合在线,国内一级片在线观看,东伊人一本东热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中華民族 > 京族 > 飲食起居  > 詳細頁面

京族食俗

來源: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作者:楊迪 2017年11月22日 閱讀量:

  萬人餐是京族人民的宴客餐,在農歷六月初九這一天,和“迎神”活動一起拉開整個哈節的序幕。萬人餐所需飲食數量龐大,一般由村里生產小組組長負責購買原料,請附近的飯店幫忙加工,或者直接從外地請整個團隊到哈亭廚房進行現場加工。此外,還有附近村鎮上的高中生、大學生充當哈節志愿者負責萬人餐相關事宜。2012 年澫尾哈節萬人餐上的飲食由飯店負責加工后送往現場,餐桌上的主食有米飯、玉米粥、薯巴粥,副食有殺蟲冬瓜湯、瘦肉腐竹、春風正卷(即春卷)、酸甜排骨、金雞報喜(即白切雞)、五花扣肉、追水工兵(即大蝦)、京族粉絲、沙蟲腰果、飛魷嬉海(即魷魚),飲料有米酒、白酒、蘋果醋、橙汁、啤酒等。2013 年則是請外地人到哈亭廚房及其周邊空地進行現場加工,餐桌上主食和2012年一樣,副食根據 2013 年京族哈節萬人餐菜譜,分別有名為澫尾藕湯、綠色油菜、瘦肉腐竹、京族炒粉、金灘土雞、酸甜排骨、沙蟲腰果、發財豬手、漁家香扣(即扣肉)、京島紅魚、江平紅蝦等菜肴,酒水大致和 2012 年相同。京族哈節萬人餐采取10人一席、憑票就餐的方式,餐票可以現場購買,也可以依靠熟人贈送,一般每張餐票100—200元。萬人餐就餐地點在哈亭周圍,整個場地分為六區,共120桌;就餐時間從當天中午十二點開始到下午四點結束;就餐人員除了包括京族本地人及其宴請的親戚朋友之外,還有政府官員、游客以及到當地調研的學者專家;就餐過程中,人們在享受京族特色美食的同時不忘互相敬酒,彼此交流感情,其樂融融。

京族地區的水產品(攝影:劉軍)

  農歷六月十三、十四日是澫尾村京族哈節鄉飲的日子,鄉飲又稱“坐蒙”,是全體村民的集體聚餐。“蒙”是京語“托”的意思,即可以盛放食物的小木托。據說以前京族民眾在鄉飲的時候習慣用這種小木托代替桌子盛放食物和飲料,人們圍坐在木托周圍邊聽哈邊享受美食,故有“坐蒙”一說。如今,鄉飲所用的“小木托”已被圓形大木板所取代,這種“大木板”實際上就是去掉“桌腳”的桌子,鄉飲的時候,人們習慣盤腿圍坐在木板旁邊就餐。澫尾哈亭亭規對參加哈節鄉飲的人員有嚴格的規定:哈節的鄉飲活動,族內20歲以上的,分家立灶的男性戶主,就要參加哈節出桌筵席。如有困難,不宜出桌者,要報哈亭領導準許;當族內女性,按傳統慣例不許參加哈節筵席。其他外來女性賓客,可安排入席,但要衣著整齊、文雅;哈亭是靈神圣地,凡有孝在身人員,不許進亭燒香、入席(坐蒙)。如有戴孝來亭的參觀者,只能在亭中“封庭桿”以外觀看。哈節鄉飲的地點在哈亭正堂兩旁的左右龍庭。哈節鄉飲的座位安排頗有講究,據《防城越族情況調查》記載:“哈亭正堂兩旁筑有三級順次高低的地臺(或地板),到唱哈時各人便按照自己的年齡長幼和捐錢多少分別高低就坐。”如今,哈亭里面“三級順次高低的地臺”已經拆除,“捐錢”買座位的情況也已經消失,但在哈節鄉飲開始之前哈亭事務委員會仍按照輩分的高低安排好每張桌子入席的戶主,并用紅紙寫好姓名貼在桌子附近的墻壁或柱子上,參加鄉飲的人則對號入座。“頭桌”安排在哈亭左昭右穆神位的前面,是最靠近神臺的位置,供哈頭和哈節期間的神事人員享用。1、2 兩桌和頭桌僅一墻之隔,主要供哈亭亭長、副亭長、村干部和哈節鄉飲所宴請的貴賓享用。3、4 桌之后的桌子皆按入席人員輩分的高低從里到外排列。基本上每六位戶主為一桌,一桌當中的每三位戶主輪流負責“出桌”,輪到“出桌”的三位戶主在當天需從家里帶上六種菜肴和新鮮水果,所帶的菜肴不能有湯,不需要帶米飯。’

參考資料:徐少純:《京族飲食習俗研究》,廣西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