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壩村位于汶川縣三江鎮河西片區,漩三公路沿線,是國家“AAAAA”級風景區第一站,三江生態旅游線的第一村,有著秀美的明月湖、藏家風情園等獨具藏民族特色水鄉景觀。
河壩村村貌(王鐵志攝影)
全村總面積11平方公里,海拔1000-1400米,年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氣溫12攝氏度,境內植物種類繁多,植被覆蓋率達60%以上,空氣質量優。該村轄4個村民小組,235戶,780人,耕地3850余畝,農業產業以獼猴桃、三木藥材種植為主。至2011年底,已發展三木藥材130畝、獼猴桃種植2000畝,發展精品農家樂78戶。2016年河壩村被評為第三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
河壩村村貌(王鐵 志攝影)
河壩村村貌(王鐵志 攝影)
行走在鄉間小道上,別樣的唐卡畫、雕龍畫鳳房檐鑲嵌在房屋之頂,讓人如入人間仙境陶醉其中。沿著整潔的水泥路,穿過一座座古香古色的農家房屋、木制籬笆院,來到農戶門前,整潔亮麗的房屋屹立在寬敞的庭院內,太陽能浴室、現代化廚房、干凈的衛生間展現在眼前。
風格獨特的民居(王鐵志 攝影)
風格獨特的民居(王鐵志攝影)
近年來,三江鎮河壩村按照“水鄉藏寨、世外桃源”的建設總體要求,依托三江生態旅游區,以生態適應性、發展規模性、優勢優先性、產業循環型原則和生態立村、種養新村、旅游富村、科技強村、和諧促村的發展思路。立足本村優勢,以農業產業化為方向、以鄉村旅游為主線、以農家樂開發為重點;發展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為一體的觀光、旅游農業。
三江鎮河壩村具有非常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民族風情,最為有名的就是水鄉藏寨,這里是西羌與嘉絨藏胞的融合之地,至今仍然保留著獨特的民族屬性,建筑風貌、民族鍋莊舞、傳統習俗都有所傳承。作為傳統美食的老臘肉、豆花、竹筍、鱒魚是三江的四大地方特色菜。民族風情與地方美食成為三江旅游中除自然風光外的另一亮點。
三江鄉河壩村水鄉藏寨鳥瞰圖(圖片來自阿壩州門戶網)
水鄉藏寨距水磨古鎮約10公里,距三江生態風景區約8公里,既獨立成區,也是水磨古鎮、三江風景區旅游的重點接待區,以霧漫如仙的自然風光和更加優良的空氣質量而被越來越多的游客所接受。
三江水鄉藏寨與風景區是三江生態旅游區的兩大核心部分。藏寨是災后重建的優良工程,民生工程,也是旅游工程,將民居與休閑度假區功能融合,形成了三江今日宜居與旅游的良好發展。
水鄉藏寨有幾大功能區,包含以藏家風情園為重點的旅游接待區,以明月亭、休閑區湖岸公園、索橋、江畔棧道為主的休閑區,以普通熊貓文化、觀賞國寶的熊貓館,以及了解三江人文歷史、自然風光的游客接待中心,還有水上運動項目皮劃艇。
藏家風情園位于三江生態旅游區水鄉藏寨內,緊臨游客接待中心、湖岸大型生態公園、明日亭和熊貓館,是三江災后重建的民居工程、優良工程和旅游接待重點區域。這是一片具有濃郁藏俗風貌的建筑群,縱橫分布著多幢民居建筑,以流水、小院、鮮花形成了風情園最基本和最動人的生活情調。園內每家都為農家樂,戶外空間接近,只是在客房設施、衛生表現上各不同,為提升三江服務品牌,汶川縣政府實施了星級農家樂評審,區內二星級農家樂是目前最高的標準,也是最適宜游客入住、避暑的理想單位。
藏寨上寨(王鐵志攝影)
藏家風情園周邊分布著三江水鄉藏寨全部的景點和旅游項目,如熊貓館等。熊貓園位于汶川三江生態旅游區最點片區--水鄉藏寨內,是一處以宣傳熊貓文化,普及熊貓知識,觀賞熊貓,免費對游人開放的園區。園區臨湖,與明月亭相鄰。
藏寨也是這里人文風貌景點之一,位于水鄉藏寨分為上、中、下三寨,以藏民族建筑元素為主題,沿“二環”觀光公路為主線,將田園、石祭、木祭、亭閣、流水等景觀連綴而成,營造了羌寨獨特的人文休閑風情。
藏寨中寨(王鐵志攝影)
與水磨羌城不同的是,三江藏寨在建筑風格上迥然,首先體驗到色調上,其次是墻體裝飾上,除了片石之外,“橫木”被廣泛使用,營造了嘉絨藏式建筑原樸的建筑風貌。窗體作為建筑的靈魂設計,是三江漫長歷史中藏、羌民族和睦交融、發展的結晶。
作為災后重建的示范工程,與藏家風情園一道,藏寨在承擔民居功能的同時,也是旅游接待的集中區,由于位于三江旅游公路的背側區域,并不為大多數游客所熟知。藏寨生活的異域感、田園詩意般的感受和完善的旅游設施使上、中、下三寨成為三江生態旅游區最宜“散心“的區域。
體現嘉絨藏胞藏式建筑風格的藏寨民居(王鐵志攝影)
體現嘉絨藏胞藏式建筑風格的藏寨民居(王鐵志 攝影)
藏人信仰萬物有靈,以木頭為載體,來崇拜自然、祭拜天地,為前途、命運、健康等而祈福。拜木祭為自然之靈氣,在上面雕刻日月星辰、圖經和所一些崇拜的神秘萬物,為子孫后代祈福。木祭在寨中也有留存。
木祭(王鐵志攝影)
除了豐厚的歷史人文底蘊,三江還有絕美的自然風光。三江生態風景區總面積188平方公里,距成都僅103KM。景區由西河風景區、中河風景區及盤龍山風景區三部分組成。藍色的漂流河谷、五彩的海子流泉、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珍稀的奇花異獸、夢幻的流云霞光、浪漫的紅葉白雪、斑斕的野花草原,構成了三江風景區生機盎然的原生態畫卷。這里的紅葉、漂流、穿越、森林小火車、溜索在川內都小有名氣。
三江美景(圖片來自三江旅游網)
三江隸屬我國最大的大熊貓保護區--臥龍,是四川境內少數具有優質生態環境的凈土。景區氣候溫和,植被茂密,森林覆蓋率90%以上,年平均溫度16℃,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24000個/立方厘米,超過成都18000倍,含菌和含塵度也遠低于城市,是一片未受污染的純凈自然境界,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
三江旅游資源非常豐富,這里是奇石巨樹的世界。無數突兀的巨石點綴在重巒疊嶂之中,數不清的直徑數米的巨樹構成了一片片的獨木森林。林中動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現存有金絲猴、牛羚、白唇鹿等國家一級保護珍稀動物和桫欏、龍血樹、紅豆杉、連香樹、銀杉樹等2000多種珍稀植物。還生長著1.2萬畝植物活化石--珙桐,每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當三江西河兩岸珙桐花盛開時,潔白的花瓣隨山風輕舞,猶如千萬只白鴿振翅飛翔,令人陶醉。既有高山彩池、飛瀑流泉;又有群鹿飲水、熊貓戲竹;既有香?;◤?、落葉蹊路;又有水懶嬉戲、天鵝雁行;既有白虹貫日、霞光日出;又有盤羊驚躍、錦雞信步……
三江旅游業在災后得到了更好的發展,目前景區內及三江鄉至景區沿線的農家樂數量多,改變了過去三江僅有風景,無接待的不足,“游三江,餓得慌”不再是今天三江的現狀。受周邊水磨古鎮的拉動,三江生態風景區以其純凈自然成為養生、度假、避暑游客的勝地。
2011年,三江通過國家AAAA級風景區認證,成為災后首個獲得同等認證的第一景區。隨著水磨古鎮、映秀成為災后重建的新興旅游景區,三江生態風景區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已經成為成都周邊熱門的夏季旅游景區。
三江以完好的自然森林環境、激情活動項目,如漂流、騎馬、滑索、徒步穿越、CS真人野戰、水鄉藏寨生活等吸引著崇尚自然,愛好戶外活動,以及追求旅游生活質量的游客。在這里可以通過樹木的芳香劑和殺菌劑治療疾?。换ú莸南阄犊梢蕴嵘橇?,大自然的和諧可以陶冶身心,各種森林體育運動可以強健體魄。無數的美景等著游客智慧的雙眼去欣賞,無數的知識期待游客睿智的心靈去追尋。
騎馬漫步于青山之中(圖片來自三江旅游網)
參考資料:
1.阿壩州門戶網站
2.三江旅游網
3.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