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日韩免费视频,av青青草原,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九九综合在线,国内一级片在线观看,东伊人一本东热

您的位置:  首頁 > 民族傳媒 > 民族影視作品  > 詳細頁面

民族地區廣播電視事業的初創

來源: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編輯整理:劉雯佳 發布時間:2017年12月12日 瀏覽量:

  20世紀60年代,隨著我國民族文字報刊的蓬勃發展,中央和民族地區以民族語文為傳播工具的廣播事業已出具規模,而民族地區的電視事業也在這一階段誕生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地區的廣電事業蓬勃發展,受惠于民族地區的城鄉和農牧民。

  1949年12月21日,迪化人民廣播電臺開始播音。1951年開始用新疆人民廣播電臺呼號,自此,該臺成為獨立的省級新聞單位。建臺之始使用漢語和維吾爾語進行廣播。20世紀50年代中后期,增辦哈薩克和蒙古語廣播。如今,新疆人民廣播電臺用維吾爾、漢、哈薩克、蒙古、柯爾克孜5種語言用20多個頻率廣播,每天播音80多個小時。社會主義民族廣播事業誕生并日益發展壯大。

  1950年11月1日,內蒙古烏蘭浩特人民廣播電臺建立并正式播音,1954年3月6日改名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內蒙古地區蒙古族同胞是以本民族的語言作為交際和思維工具的,因而這座廣播電臺一成立就以蒙漢兩種語言廣播,使蒙古族同胞享有現代政治生活的權利。它是我國最早的省級廣播電臺之一。在20世紀60年代前期,該電臺先后建成一座較大功率的中短波廣播發射中心。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大幅度提高了內蒙古臺的發射功率,明顯改善了自治區無線電廣播的覆蓋狀況和收轉效果。1958年第二期工程建成后,蒙漢語言兩套節目所需發射技術已具備,變蒙、漢兩套節目交替播出為分機播出,延長了播音時間,收到更大的宣傳效果。在這個階段,內蒙古各盟市先后建立了廣播電臺。1959年初,自治區已有7盟2市創建了電臺,形成了以內蒙古廣播電臺為中心的無線電覆蓋體系。

  西藏地區在1956年自治區籌委會成立之前,中共西藏工委宣傳部就開始籌建拉薩有線廣播站。1958年,廣播站啟用無線電廣播。1959年元旦用“拉薩人民廣播電臺”進行播音,使用藏漢兩種語言,每天播音時間為8個小時。同年3月,西藏人民廣播電臺在平叛改革中從“拉薩人民廣播電臺”中脫胎而出。從建立之日起,該臺就以辦好藏語節目為主,從機構設置、干部配備、頻率分配、節目時間等方面,總是優先考慮和滿足藏語廣播的需要。“以藏為主,漢藏并舉”方針的提出,為西藏廣播事業確定了科學發展原則,之后成為西藏新聞傳播事業的基本方針,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作為為全國各族人民服務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為了各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專門開辦了少數民族廣播節目。1950年5月22日,為配合西藏解放,首先開辦藏語節目,以后陸續開辦蒙古語、維吾爾語、壯語廣播。

  總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少數民族語言的廣播從中央到地方,尤其在少數民族聚居的民族地區已經形成了網絡和體系,它跟報紙一樣,成為黨和少數民族同胞聯系的紐帶,擔負著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區社會主義建設的光榮使命。

  內蒙古電視臺和新疆電視臺都籌建于1960年,1970年兩座電視臺開始播放黑白節目,揭開了自治區電視臺歷史的第一頁。云南電視臺1969年10月正式播出。這個階段,還有一批地州盟的電視臺創立,如1971年10月包頭臺創辦等等。民族地區電視事業的誕生為我國少數民族新聞傳播事業又增添了一支生力軍。

參考資料:白潤生主編:《中國新聞傳播史新編》,鄭州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