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日韩免费视频,av青青草原,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九九综合在线,国内一级片在线观看,东伊人一本东热

您的位置:  首頁 > 民族工藝 > 概況  > 詳細頁面

一定要把民族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

來源:民族畫報 作者:曾穎 發布時間:2018年05月07日 瀏覽量: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魂,一定要把民族的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再度開啟,本屆唯一一名赫哲族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同江市通江鎮中心校小學老師劉蕾亮相“代表通道”,她在回答記者提問時飽含深情地說。

唯一一名赫哲族全國人大代表、黑龍江省同江市通江鎮中心校小學老師劉蕾亮相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場“代表通道”

  此次兩會前,劉蕾在黑龍江省同江市八岔鄉調研時,一名赫哲族老者語重心長地對她說:“我父親是一名赫哲族老藝人,十分關心民族文化傳承的問題,他在臨終前囑托我一定要把赫哲族的民族文化傳承下去,不要讓民族文化失傳。”當老人流著眼淚說這些的時候,劉蕾感到壓了一副沉重的擔子。

  劉蕾介紹說,赫哲族在全國只有5400多人,主要居住在黑龍江東部的雙鴨山市、佳木斯市,赫哲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傳承民族文化一直是赫哲族人面臨的困境。人口雖少,但赫哲族卻有著被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伊瑪堪”說唱藝術,“說胡力”“嫁令闊”(小調)以及有特色的民族歌舞等這些令赫哲族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資源。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赫哲族“伊瑪堪”代表性傳承人吳寶臣演唱“伊瑪堪”(袁東平  攝影)

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赫哲族“薩滿舞”“伊瑪堪”代表性傳承人葛玉霞在表演赫哲族的原始舞蹈“薩滿舞”(搜狐網)

  大家看到的我的頭飾、手里的掛件和錢包等,都是采用魚皮手工制作的,薄薄的魚皮被赫哲族群眾制成了衣服和工藝品,非常有特點。”劉蕾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民族工藝品發揚光大,帶動民族旅游業,最終助力挖掘、傳承民族文化。

魚皮服飾是赫哲族魚皮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制作工藝十分精巧,是赫哲族獨有的民族服裝(袁東平  攝影)

魚皮畫的制作也是赫哲族的一項手藝,以獨特的形式表現了赫哲族人民的聰明才智和審美情趣(袁東平  攝影)

  “過去我們的這些藝術和語言只有一些老人掌握,瀕臨失傳,黨和國家給了我們很多的支持政策,幫助我們挖掘和傳承民族文化。在我所居住的市有兩個民族鄉——八岔鄉和街津口鄉,居民們大力開展民族旅游,用旅游帶動民族文化發展。現在的赫哲族人對于傳承民族文化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微信群等課堂里自發學習民族語言,創辦了赫哲族專屬的各種節日。”劉蕾欣慰地說。

“伊瑪堪”傳承人吳桂鳳(右四)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伊瑪堪”傳習所教授“伊瑪堪”(新華社記者王建威  攝影)

2017年7月,“呼日堪”赫哲圖騰文化節在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盛大開幕。“呼日堪”赫哲圖騰文化節通過舉辦祭祀祈福、傳說演繹、才藝比拼等活動,重拾赫哲遠古圖騰印記、還原赫哲先民的生活狀態,對保護傳承赫哲傳統民俗文化,展現赫哲故里和旅游名鎮文化魅力,加快赫哲文化旅游業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

  現在,每逢赫哲族的冬捕節、漁獵節等傳統節日,都會舉辦隆重的文化節,濃郁的赫哲民族風情吸引了很多游客慕名而來。民族文化的復蘇讓同江市赫哲族民族鄉的人氣興旺起來,一些在外工作的年輕人也開始回村創業,搞起了鄉村旅游,和大家一起紅紅火火奔小康。

同江市的赫哲族群眾多產業并舉,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傳承保護民族文化,走進新的發展時期,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圖為八岔村的赫哲族群眾走在新居旁的道路上(新華社  供圖)

  “2016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我們赫哲族地區,鼓勵我們赫哲族人文化代代傳承,生活欣欣向榮。這些話猶在耳畔,我們一定要擼起袖子加油干,把自己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邁大步。”在保護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赫哲族傳統文化正在以嶄新面貌融入新時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