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日韩免费视频,av青青草原,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九九综合在线,国内一级片在线观看,东伊人一本东热

您的位置:  首頁 > 民族經濟 > 民族風情旅游  > 詳細頁面

涼山:特色文旅融合 助推脫貧奔康

來源:中國民族報 袁蕾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04日 瀏覽量:

  近年來,涼山州將文化旅游定位為首位發展產業,并與脫貧攻堅相結合,以文化旅游帶動二、三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文旅+扶貧”的希望之路。

  2018年,涼山旅游扶貧成果斐然。通過實施鄉村旅游扶貧工程,全州實現鄉村旅游總收入約120億元,推動22個貧困村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實現脫貧摘帽,2個貧困縣創建為省級旅游扶貧示范區,帶動14萬貧困群眾直接受益或間接受益。

  依靠發展文旅產業帶動扶貧,涼山走出了最穩定、最持久的扶貧之路,讓貧困人口擁有了自己的事業,助推涼山脫貧奔康。

  統一思想 干部群眾看好的致富產業

  走進雷波縣馬處哈新村,一棟棟彝家別院依山而建,平整的水泥路通往家家戶戶。

  雷波縣莫紅中心鄉馬處哈、九口、達覺三個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45戶1565人,三個村都不通公路、無安全飲水、無安全住房、無學校和衛生室、無通信網絡,是典型的“五難村”。在幫扶單位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三個村易地搬遷到汶水鎮集中安置點。汶水鎮集中安置點以易地移民工程建設為主統籌整合三峽集團公司,宜賓市翠屏區、西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對口幫扶資金和州民族特色示范村寨資金,利用土地增減掛鉤收益資金,流轉土地683畝,實行有土安置,共安置138戶646人,其中建卡戶112戶515人,配套綜合體、幼兒園、民俗活動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

  新居建好了,如何讓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成為了首選。

  “今年,馬處哈三峽新村將創建3A級景區。”雷波縣汶水鄉負責人介紹說,目前正在開展停車場、旅游標識標牌等基礎設施建設。

  與此同時,該地結合實際配套農牧產業,重點發展種養殖業和彝繡產業,著力開展技能培訓,每戶培養一個明白人,配備集體產業,打造鄉村旅游扶貧示范村,讓村民們吃上“旅游飯”,早日脫貧致富。

  不僅幫扶干部們看好文旅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馬處哈的村民們也對未來的發展充滿希望。“辦起了農家樂,我們就不用外出打工了,只要勤勞,在家就可以致富。”村民馬呂幾說。

  產業帶動 曾經的貧困村變成了明星村

  借助電視劇《索瑪花開》的美譽度,昭覺縣谷莫村建設了110套特色民宿,注冊“谷莫村”區域品牌,種植蕎麥、馬鈴薯、核桃、綠色有機蔬菜,養殖巖鷹雞、黑豬,成為昭覺村集體經濟明星村。而在該縣三河村和火普村,則因地制宜開發紅色旅游產業,目前正在籌建村史館、文化長廊。

  在昭覺,文旅+農業產業方興未艾,打開了村民們的致富思路,腰包也鼓了起來。在懸崖村——古里大峽谷,由低至高依次建設牛覺服務中心、纜車索道、天路天梯景觀和云頂度假村,重點打造登山探險、集裝箱宿營地、峽谷觀光、特產銷售等農業休閑旅游項目。2018年,懸崖村成立山羊養殖合作社、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和農特產品種植銷售合作社,建成農產品展示中心,種植的臍橙、油橄欖、三七等特色作物已經實現產出。而且村里一些年輕人借助網絡直播成為“網紅”,成功將蜂蜜、臘肉等農副產品銷往外地。

  同時,文旅+體育正在逐漸形成,谷克德濕地公園設置了歡樂營地、運動營地、高原濕地康養區、高原湖泊區四大功能區,重點打造汽車自駕游、山地露營營地、高原牧場和滑雪場等健康養身旅游項目。文旅+體育,帶來了人氣,也帶來了蓬勃發展的生機。

  文化是靈魂,旅游是載體,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有力助推昭覺脫貧攻堅。

  據悉,2018年,昭覺縣旅游收入達3.76億元,同比增長17%,帶動貧困村脫貧步伐加快。

  “文旅+扶貧” 脫貧奔康希望之路

  走進越西縣河坎村,不禁讓人眼前一亮,紅色標語、紅色飯店、紅色民宿,“紅色文化”扮靚整個村莊。河坎村村民日克機木曾經也是一名貧困戶,2016年脫貧的他如今在村里經營著一家紅軍面館,2018年面館開業,一年下來,收入近5萬元。

  “好日子都是自己奮斗出來的。”在一系列旅游扶貧政策的指引下,村民們滿懷信心,干勁十足。

  這得益于2018年,涼山大力實施旅游扶貧示范創建工程,通過資金扶持和標準化建設,支持雷波、越西、昭覺3個貧困縣創建省級旅游扶貧示范區,輻射帶動周邊連片開發。

  當前,民宿也是村民致富的重要途徑,截至目前,我州已有260戶民宿達標戶,形成“景區帶村”、“能人帶戶”、“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等不同類型的旅游扶貧模式,引領全州鄉村旅游提升發展,增強群眾內生動力,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據悉,今年,涼山州將進一步實施鄉村文化振興“十大行動”和深度貧困地區“文化扶志”七大計劃。深入實施文化旅游扶貧惠民工程,完成318個貧困村文化室和46302戶電視戶戶通建設任務,新建和升級改造6個深度貧困縣縣級應急廣播平臺,實現全州“五館(站)”免費開放。推進旅游扶貧工程,建成旅游扶貧示范村13個,名宿達標戶202戶。

  資料來源: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