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日韩免费视频,av青青草原,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九九综合在线,国内一级片在线观看,东伊人一本东热

您的位置:  首頁 > 民族經濟 > 民族風情旅游  > 詳細頁面

涼山州加快推動文旅強州建設 力爭2021年文化旅游產值超千億

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作者:四川省文化旅游信息中心 發布時間:2019年07月29日 瀏覽量:

  涼山地處“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腹心地帶,有160多個景區景點,在涼山旅游如在畫中行走,處處皆美景,四季均宜游,是一塊自然天成與人文造化完美結合的文化旅游寶地。目前全州A級景區達35家(其中4A級景區11家),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4家,省級旅游度假區4家。西昌邛海是首批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4A級景區,是中國最大的城市濕地公園。“高原明珠” 瀘沽湖,世代居住的摩梭人至今保留“男不婚、女不嫁”的走婚習俗,被譽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頭、母系氏族的活化石”。螺髻山國家風景名勝區是我國已知山地中罕見的保持完整的第四紀古冰川天然博物館,螺髻九十九里溫泉瀑布被世界紀錄協會認定為世界最大溫泉瀑布,被央視報道為“世界最美溫泉”。靈山國家4A級景區、省級旅游度假區,享有“天下第一靈,川南第一山,攀西第一寺”之美譽。會理古城是我國第118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哈彝寨仙人洞是國家4A級級景區,被譽為蜀西南第一奇洞。國家4A級景區"凱地里拉"溫泉,其中氟含量達到中國醫療熱礦水水質命名標準,堪稱 "氟泉"極品。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陽光康養度假得天獨厚,常年平均溫度17度,是人體最適宜的溫度;涼山是有名的洗肺之都,空氣優良天數達99%以上,pm2.5空氣質量指數排名全國前列,全年無雨日達250天,年平均日照2500小時,年平均降水1000mm,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是全國最佳夏季避暑、冬季避寒陽光康養目的地。

  這里譜寫了紅色革命的不朽豐碑,金沙江皎平渡—會理會議遺址—彝海結盟紀念地,入選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這里也是一座美食之都,彝、漢、藏、回等各類美食在這里匯聚,坨坨肉、巖鷹雞、黑山羊、邛海醉蝦等讓游客味蕾大開,流連忘返。

  近年來,涼山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旅游產業發展,把涼山全域旅游發展放到“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全省大局中來謀劃,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全州旅游發展規劃,《涼山州全域旅游規劃》等重要規劃進入評審,加快構建“一核五區三帶多點多線”旅游發展格局。以建設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國家旅游扶貧示范區為引領,以建設大涼山國際陽光康養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為目標,貫徹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加快推進旅游首位產業發展,積極促進旅游產業在城鄉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著力實施全州旅游“全域布局、全業支撐、全民參與、全程服務”,以全域旅游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旅游經濟保持快速增長勢頭,旅游產業正逐步成為推動涼山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新引擎。2016年至2018年全州分別接待游客4081.12萬人次,4419.22萬人次,4595.9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301.62億元,361.08億元,436.67億元。

  同時,涼山不斷加大文化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加快吃、住、行、游、娛、購“一體化”發展,文化旅游綜合承載能力全面提升。涼山現有旅游住宿企業1642家、床位7.2萬余個,開辦旅游系(專業)的大中專、職業學校3所,旅游汽車客運公司3家。以西昌為中心的鐵路、公路和航空四通八達,成昆鐵路以及在建的成昆鐵路復線穿境而過,旅游交通非常便捷,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自駕游游客來到涼山,涼山正在成為西南重要旅游集散地。

  與此同時,涼山文化旅游服務體系日益完善。“休閑健身旅游”、“科考探險旅游”、“紅色旅游”、“鄉村生態旅游”、“果園采摘旅游”、“溫泉旅游”、“節慶游”、“自駕游”等新興旅游業態不斷涌現,受到市場普遍歡迎,涼山旅游正實現由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轉變,涼山旅游的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升,“大涼山特色旅游商品”品牌效應初顯,旅游扶貧工程成效顯著,建成省級旅游扶貧示范區3個,建成旅游扶貧示范村29個,建成民宿達標戶246戶,舉辦鄉村旅游節慶80余個,建成鄉村旅游特色業態經營點57個。旅游產業惠及農民群眾14.61萬人,直接帶動12000余戶群眾增收和脫貧。

  據了解,未來三年,涼山州將主動融入省委“一核五帶”文旅發展布局,對接融入國家大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省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大攀西陽光生態旅游區規劃和建設,深入實施《四川省世界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動計劃》《涼山州關于實施全域旅游戰略加快發展旅游首位產業的決定》,以全域旅游為主線,聚焦建設彝文化、“三線”文化、康養文化等聯動發展的攀西文化旅游經濟帶目標,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國家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國家旅游扶貧示范區為引領,依托安寧河谷世界級陽光康養走廊、航天科技、水電工業、“兩山三湖”等旅游資源,突出特色優勢,找準自身定位,摸清文旅資源家底,深入挖掘彝族文化、摩梭文化、南絲路文化、紅色文化等文化內涵,深入挖掘民族風情濃郁、紅色文化厚重、自然風光優美、康養條件優越等文旅資源優勢,加快推進涼山旅游由傳統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由觀光休閑旅游為主向文旅融合并重轉變,構建“一核五區三帶多點多線”旅游發展格局,積極發展“文化+”“旅游+”“文旅+”等文旅業態,積極開發陽光康養、山地度假、避暑研學、航天探秘等旅游新產品,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并進,推動文化旅游各領域、全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發展,大力培育高品質、高端定制旅游客群,積極探索文化和旅游融合創新之路,打造大涼山彝族風情旅游目的地、攀西國際陽光康養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等世界級旅游目的地產品,加快推動文化旅游大州向文化旅游強州跨越。

  預計到2021年,全州接待國內外游客人數力爭達5500萬人次,文化旅游產值超1000 億元;力爭A級旅游景區達到60個以上,其中力爭創建5A級景區3個,4A級景區21 個以上,國家級旅游度假區2個。

 

  資料來源: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