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国产免费网站,日韩免费视频,av青青草原,揄拍成人国产精品视频,九九综合在线,国内一级片在线观看,东伊人一本东热

您好,歡迎中國民族文化資源庫!

全部分類

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字 > 民族工藝 > 編織  > 詳細頁面

竹編工藝

來源:三穗縣人民政府網 2022年10月27日 閱讀量:

  竹編工藝:貴州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土壤肥沃,竹木蔥蘢。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三樓縣,是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重點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高,楠竹、白竹等自然資源豐富。當地苗族、侗族、漢族等各族人民因地制宜,因材施用,利用盛產的水竹、毛竹、白竹、綿竹、苦竹、金竹、紫竹等竹材,精心編織斗笠、竹籃,籮框、背篼、撮箕、竹篩、竹簸、筲箕、焙籠等30余種生產、生活用具。其中,斗笠,竹籃、篩子、簸箕馳名省內外,享有“竹器之鄉”美譽。三穗竹編產品曾遠銷東南亞、法國、美國等地。2008年,以“竹編藝術”聞名的三穗縣,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三穗竹編工藝,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其產品種類繁多,工序繁雜,圖案清晰,款式多樣、經久耐用、美觀大方。是竹編行業的佼佼者。1959年,三穗竹編產品一-24匹篾精致斗笠,被送北京向國慶十周年獻禮;20世紀70年代三穗竹編產品曾在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時得到高度贊譽,并在廣交會上獲好評。三穗竹編,與當地的民俗息息相關。男女老少在不同場合,不同季節,使用不同的竹器,展示不同的氣魄,寄托不同的意愿。無論是紅白喜事還是走親訪友,都要挑一對心儀的竹籃,用于盛裝禮品,村民認為,如此既能顯示身份,又能帶來喜慶。為了使三穗竹編工藝這一傳統技藝能夠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2006年6月,三穗縣人民政府將竹編工藝列為三穗縣首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予以保護,名稱為《三穗竹編工藝》;2007年1月,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將竹編工藝列為黔東南州第二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予以保護,名稱為《三穗竹編技藝》;2007年5月,貴州省人民政府將竹編工藝列為貴州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予以保護,名稱為《竹編工藝》;20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已將三穗縣列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竹編)。

  

  資料來源:三穗縣人民政府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文圖或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