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資源富集,擁有150個國字號生態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了世界遺產旅游、古城古鎮旅游、歷史文化旅游、自然山水旅游、民俗風情旅游、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7大生態文化旅游產品體系,生態文化聚合力在全國30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中居于前列。旅游業已率先成為湘西州百億產業,2016年全自治州游客總人次、總收入分別達3820萬人次、265億元,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5萬多人、間接從業人員30多萬人,帶動2萬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下一步,湘西州將抓住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新機遇,力爭到2018年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到2020年接待游客突破800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突破500億元,向千億產業邁進,把旅游產業打造成富民強州、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
一、抓規劃引領,推進州域國土景區化
堅持規劃引領,抓住打造張吉懷精品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帶建設的機遇,圍繞建設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總戰略、總愿景,把州域國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整體謀劃推進。編制全域旅游總體規劃,構建湘西州全域旅游發展“一個龍頭(鳳凰)、一個中心(吉首)、兩條鄉村游精品線(土家探源、神秘苗鄉)、四大核心景區(鳳凰古城、矮寨奇觀、老司城、里耶古城)、兩條風光帶(沅水、酉水)、一個國內外知名生態文化公園”的空間布局,實現一張藍圖繪到底,把湘西打造成“景城一體、景村一體、景業一體、全民參與”的全域旅游目的地。同時,認真謀劃、包裝一批旅游建設項目,開展旅游招商引資,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投資旅游,力爭每年旅游項目完成投資100億元以上,推動旅游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和旅游產品提質增效。積極謀劃鄉村旅游發展,建設60個鄉村旅游精品村、整治300個傳統村落,建設兩條生態文化鄉村游精品線,打造6大村寨群,實現旅游產業扶貧10萬人。
二、抓融合發展,推進旅游業態多元化
推動生態文化旅游業與文化、農業、工業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旅游新業態,延長“旅游+”產業鏈條,滿足新的消費需求。依托湘西豐富的文化資源、特色農產品資源、優勢產業資源,大力發展“旅游+文化”,推進“旅游+農業”“旅游+工業”,建設一批個性化、差異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文化旅游精品,發展茶葉、獼猴桃、椪柑等觀光旅游農業示范園,開發果蔬采摘、休閑垂釣、休閑農莊、家庭農場、四季花海等休閑農業產品,打造織錦、蠟染、苗繡、銀飾、踏虎鑿花等“湘西制造”的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同時,大力發展休閑游、養生游、探奇游、研學游、商務游等新業態,構建“快旅慢游”新格局。
三、抓配套建設,推進旅游設施標準化
按照“配套服務項目圍繞旅游產品走、旅游產品圍繞市場走”的思路,在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上下功夫,補齊旅游配套設施短板。加快建設湘西機場、張吉懷高鐵、黔張常鐵路、永吉高速、龍桑高速,建成1000公里旅游公路、1000公里生態旅游景觀走廊和1000公里旅游慢行體系,打造湘西旅游“一小時交通圈”。推進旅游廁所革命,三年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500個左右,實現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和60個鄉村旅游精品村實現旅游廁所全覆蓋。加快建設州、縣市、景區三級旅游集散中心,完善集散中心停車、信息咨詢、產品營銷、綜合服務等功能。推進旅游標識系統建設,完善旅游交通標識和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建立湘西旅游大數據中心和旅游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實現重點區域全覆蓋,著力完善硬件設施,推進旅游設施標準化。
四、抓環境整治,推進旅游服務規范化
加強旅游市場綜合整治,開展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打擊旅游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夯實安全保障措施,消除安全隱患,為旅游發展保駕護航。建立旅游安全處理預案,完善應急救援體系,編織安全防護網,深入排查安全隱患,實現旅游安全發展。開展旅游環境整治,以“美麗湘西”建設為抓手,打造景觀廊道、美麗通道;大力推行“河長制”,加強酉水、沅水州內段及旅游區河流保護工作,實現河流凈化、美化;加快重點旅游村鎮和高速公路、國省道、通景公路兩側可視范圍內房屋特色民居改造,打造最美城鎮、最美村寨,讓游客在湘西發現美、體驗美、享受美、傳播美。
五、抓創品奪牌,推進旅游景區品牌化
加大品牌景區創建,創建一批地質公園、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水利風景區、風景名勝區、特色小鎮、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國字號品牌。加大國家等級旅游景區創建,力爭到2020年,全州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達到40家以上、4A級旅游景區15家以上、5A級旅游景區4家以上。實施全自治州旅游資源“一盤棋”整合行動,整合8縣市旅游品牌和產品體系,集中全自治州上下力量全面打響“神秘湘西”品牌,實現全域發展。加強宣傳營銷,運用移動互聯網新媒體、新媒介全方位、深層次地宣傳湘西,展示湘西旅游形象。舉辦中國·鳳凰苗族銀飾服飾文化節、土家族舍巴節等重大旅游節慶活動,將《邊城》培育成知名的實景演藝品牌。設計全自治州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多日游旅游線路。拓展入境旅游市場,鞏固港澳、韓國客源地市場,積極開發東南亞、歐美等境外客源市場。
六、抓部門聯動,推進旅游管理一體化
建立“1+3+N”綜合管理機制,形成“黨委統攬、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管理機制,健全旅游管理體制機制。實施市場監管、旅游、物價、公安等部門單位有關人員聯合執法,實現信息互通,建立聯動機制。以網格化建設為抓手,完善“110”快速處置機制,提升區域綜合管理能力。組建湘西旅游集團,實現IPO上市,打造湘西州旅游業的“航空母艦”。推進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PPP投融資模式改革創新。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旅游企業和旅游項目融資的支持,鼓勵民間資本與政府進行合作,吸引民間資本參與重大旅游項目開發,參與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ㄗ髡邽橄嫖魍良易迕缱遄灾沃萑嗣裾蓍L。)